要闻资讯>正文

"从校门到家门”的暖心接力——把国家资助政策送进清远凤城千家万户

来源:     作者: 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-08-20     

这个夏天,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知行助航实践队带着一份特殊的“任务”走进社区、深入乡村——把国家资助贷款政策的“暖心指南”送到每一位有需要的学子和家长身边。

镜头里的“云端讲座”

“请问助学贷款毕业后还款有宽限期吗?”“中专生能申请生源地贷款吗?”直播间里,实践队员们化身“政策讲解员”,对着镜头细致解读资助贷款的申请条件、额度标准、还款流程等核心内容。针对家长们最关心的“利息怎么算”“材料要准备哪些”,队员们结合案例一一拆解,确保屏幕前的观众看得懂、记得住。五天,五场直播,后台跳出127条私信。累计观看人次越达到700人次,直播间解答累计近百条提问。最让队员们难忘的是那句:“小孩明年考大学,这下心里有底了。”那一刻,我们听见了千里之外松了一口气的声音

街头巷尾的“移动宣传站”

清城区后街,青石板被太阳烤得冒烟。队员把折叠桌往树荫一支,就成了“临时宣讲站”。实践队在社区广场、集市摆起了摊位,大大的宣传横幅格外醒目。桌上整齐摆放着政策手册、四周挂摆着我们定制的政策指南,队员们分散各处派发定扇子。

“小弟弟,来玩个游戏,玩得好送你小玩具和扇子!”

小朋友被逗得咯咯笑,奶奶顺势接过队员递上的扇子——扇面印着二维码和一句话:“助学贷款惠民生,照亮学子人生路。”

碰到不方便久坐的居民,队员们便递上印着二维码的宣传单,做完简单介绍便引导大家可以通过线上去到了解。从晨光微露到夕阳西下,汗水浸湿了队服,却没挡住大家讲解的热情。

幼儿园里的“一线声音”

没有PPT,也没有冗长文件,只有一张流程图、一把印着二维码的小扇子和一群蹲下来用“童言童语”讲解的大学生。

实践队走进小博士幼儿院。刚下课的老师看到宣传资料,深有感触地说:“不少家庭困难的家长总怕申请补助麻烦,你们用大白话讲清楚流程,比我们在家长群里发通知管用多了。”她提到,曾有单亲家庭家长因不了解政策犹豫申请,后来通过宣传弄明白流程,孩子顺利获得补助,“现在孩子每天乐呵呵上学,家长也踏实了”。“资助政策要从娃娃抓起。”队长李今说道,“幼儿园是家长最放松的地方,也是焦虑最容易被放大的时候。我们希望把‘读书不花钱’这句话种进家长心里,让它在孩子成长的每一年都开花结果。”

李今补充道:“我们还会定期回访,确保每个家庭都能真正享受到政策红利。看到孩子们无忧无虑地学习,我们的努力就有了意义。”一旁的老师点头赞同,表示这样的宣传方式不仅贴心,还大大减轻了他们的工作负担。

我们的心里话

走街串巷的宣传里,有家长紧握手册时的期待,有学子舒展的眉头,还有幼儿园老师口中被政策温暖的家庭——这些瞬间都让付出有了意义。作为大学生,我们既是政策受益者,更想做传播者。看到越来越多人知道“读书不用愁钱”,便真切体会到这份工作的价值:它不只是实践,更是用青春传递希望的接力。

这个夏天,我们用脚步丈量土地,用声音传递温暖。愿每一份对知识的渴望都被温柔接住,这便是碧职知行助航实践队在三下乡路上,收获的最动人答案。

热图推荐

头条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