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红色基因传承”——中医药服务乡村振兴之走进湖西革命烈士陵园
来源: 作者: 发布时间:2025-08-25
2025年暑假期间,山东中医药大学“医数启航”志愿服务队前往湖西革命烈士陵园,开展了以"红色基因传承·中医药服务乡村振兴"为主题的实践活动。青山埋忠骨,仁心践初心,志愿服务队通过庄严肃穆的祭奠仪式、深入人心的红色文化研学以及专业细致的公益服务,将中医药文化传承与红色革命精神有机结合,为乡村振兴注入“红色岐黄”力量。
志愿服务团队由山东中医药大学院系学生和热心志愿者组成。晨露未晞的陵园里,一株株松树苍劲如铁。学生们带着由野菊花、蒲公英等7味中药材组成的花束缓步上前,花束上"山河无恙如您所愿"八个字墨迹犹新。志愿服务队队长带领团队齐诵《大医精诚》"见彼苦恼,若己有之"段落时,几只山雀突然掠过纪念碑顶,恍若先烈应答。
在威严耸立的湖西革命烈士纪念塔前,特别邀请老支书拄着拐杖,向围坐的学生们讲述:"那年头药品比金子还稀罕,伤员们伤口溃烂发炎,我们就地取材——桑叶碾碎能止血,南瓜瓤敷上能拔脓..."说着他颤巍巍展开泛黄的战地日记,内页还夹着几片风干的草药标本。受此启发,师生们采摘陵园古桑叶压制塑封,制成“红色桑黄书签”配烈士事迹卡——叶片经络在晨光中如血脉延伸,连接起硝烟岁月里草药的使命与今日桑黄产业的振兴宏图。。
青墨在宣纸上洇染开来,誓词碑拓印仪式在庄重中进行。团队成员分执拓包与喷壶,宣纸紧贴"为国捐躯"的阴刻碑文,墨色渐次渗透纤维,复现出八十年前战地药农"以桑济世"的誓言。当拓片揭起的刹那,桑叶书签与碑文叠映成历史的双重曝光,老支书指向新栽的桑树苗:"这苗根扎在忠魂血土里,结的桑黄就是新时代的保家丹!"
当最后一抹夕阳为烈士墓园镀上金边,学生们离开时带走的不仅是老支书赠送的草药标本,更是老区用光阴淬炼的"红医精神",临别之时视线里里渐渐隐去的不仅是坚韧挺立的桑黄,更是一代代医者用仁心书写的生命密码。学生们握紧老支书赠送的草药标本,仿佛触摸到穿越时空的承诺——那些镌刻在红色土地上的医者初心,终将成为健康中国征程中最温暖的薪火。
通讯员:李家琦 刘旭